当前聚焦:《龙泉百村故事》 |源底·寻古

2023-01-22 14:05:42    来源:龙泉旅游

源底 · 寻古

龙泉百村故事·源底


(资料图片)

图 | 吴昊摄

龙泉向为“瓯婺八闽通衢”,“自昔物产有常,民俗俭朴力勤,亦称乐土”。

几千年来,这块土地上蕴积了无比丰厚而又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。这种文化默默地在鸡鸣狗吠的古村落和倾圮漫漶的古遗迹中延续,它是一种割不断、扑不灭的血脉、亲脉、情脉的延续,在延续中融入了整个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洪流巨川之中。

今天,我们共同去往源底寻古。

图 | 潘世国摄

沿53省道丽浦公路驱车157公里转北1公里,便可见八都溪流经村南,一条清浅的贵溪水穿村而过,蜿蜒东流,将村子分为东西两岸,在村口形成喇叭形,喇叭入口前端一座小山,形似乌龟,谓之“龟山”。村庄因为这条溪水,起先取名贵溪村,后因这里是贵溪的源头,又改名为源底。

图 | 陈洁摄

这是一个有着700年历史的古老村庄,距市区30公里,东邻八都镇章府会村,南邻木岱口村。三面山环如障,“昴山前为笔架,岩山远似屏风”。

整个村庄呈南北走向,由一个中心村、两个自然村组成。村口那段叫溪口,中间那段叫源底,最北那一段叫手掌会。从村口溪口徐徐步入,放眼望去,古村完全是一幅新农村景象,曾经蜿蜒的贵溪被两岸的防洪堤坝修整出一条笔直的溪水,宽阔的水泥路,四层楼的洋房林立。

图 | 林燕摄

一路上,偶尔会遇见一堵鹅卵石墙基,或是一个老门框。这个曾经勾人心魄、让人梦魂牵绕的古老村庄,就像高挂在西乡大地上的一面旗帜。

图 | 潘世国摄

气派奢华的门檐、骄翘傲立的马头墙、精雕细刻的马腿、空灵剔透的花窗、精良厚重的栋梁,这些幸存下来的奇葩叹为观止,滋生许多思古幽情与怜惜之意。

图 | 方朝松摄

现村中保存着 36 幢古宅,其中徐氏宗祠等四幢保存较为完好。其“四水归堂”式的建筑风格,民居中的代表建筑以“日、月、星、辰”命名分别代表的四座古宅。

图 | 张路明摄

行至徐仰山故居前,空空的院落早已物是人非。这座 200多年的古宅,是其先祖陶舜公所造,比起源底其它古居,它不算豪华。大门两侧“欲高山第须为善,要好儿孙识读书”的对联体现了徐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。

图 | 邵戌汛摄

故居不见故人任何遗物,古宅的主人亦不是英烈的后人,门前树着一块市政府立的“纪念辛亥革命徐仰山烈士”的石碑。透过世事变幻的沧桑,这个心怀爱国壮志、举债维艰而执着追求信念的人,令人肃然崇敬而又无限感慨。当时光以不可逆转的衰败和冷落呈现在眼前,然而总有一种不同凡响的可贵精神,在厚重的雕梁画栋间荡气回肠。

图 | 周丽德摄

站在村口回望,将似水流年倒回百年,古村原貌便在怅然若失的脑海里徐徐铺开。

青山环抱、小桥流水,粉墙黛瓦,飞檐高耸,曲径通幽。那些黑白分明的建筑群飘散出宋词里的清丽婉约,泛着被岁月做旧的古意,富丽堂皇,文化氤氲,静谧幽雅。无怪乎源底曾被喻为“白云深处仙境,桃花源里人家”。

新年快乐

Happy NewYear

出处:《龙泉古村落》

节选自:《源底寻古》

主编:林世荣

作者:金少芬

✔  图文:

龙泉旅游(ID:zjlqtour)

本期编辑:曾新怡

审核:邓旻君  许积涛

声明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,转载请联系后台!

关键词: 中小微企业融资办法

上一篇:

下一篇: